无籍籍名的阿勉

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

何处才是归途

近几天想了很多,不停的崩溃、失眠,不停思考自己是不是太自私,尝试了不一样的路,可看起来好像只是逃避。不停的寻找答案。

和家人有很多的分歧,没有走他们眼中稳定的路,找个稳定工作,结婚生子。看起来好像都是我的错,当然现在没有独立的我的确没有什么发言权。

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走标准模式,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,没有模板可借鉴,为何就不能自定义呢?


后来我又去想自己的性格究竟是如何养成的,是由哪些影响的,让我看起来和他们都不太相同的部分。


我是如何成为我的?是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样子?


是听到的每一句争吵,否定,所以小心翼翼又讨厌声响;是各种前后矛盾所以很难有信任感。害怕未知,害怕露怯,所以对一件事没有一定把握就不敢轻易开始。好像从来就没有试错的机会,人生一步错,步步错,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

害怕失望,又怕别人对我失望,所以总是提前焦虑,不断给自己压力;所以不敢有期望,又很难没有任何期望,这便是一切痛苦的根源。


我想要被他们肯定,而他们需要存在感,需要和周围人夸耀的资本。

于是又回到了“比较”的话题。

我曾以为自己已经可以不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可是我好像太在意他们的看法了,而他们却在看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人的看法,但其他人并不在意无关自己的生活。

我们被自己假想的环境所自困。


我常常会在选择时,更想去尝试那条看起来最难的甚至毫无希望的路。可能是因为即使不成功,也无可厚非吧。


我从小被看做那种“懂事”的孩子,很少需要操心,然而,那不是“懂事”,是不得不“懂事”,因为你也别无选择,因此看起来想个听话乖巧的布偶。也许是因为需求相对一致,所以布偶不知道,他觉得那是正常的,那也是他所追求的。

所以后来我很讨厌被形容为“懂事”。

高中后期才开始有些“叛逆”,那次的“叛逆”在几年后,被他们认为是好的结果。

到大学后,思想也慢慢转变,看到的更多了,想要选择的更多了,有时候觉得在该叛逆的年纪没有“叛逆”过,会有一种想要补偿自己的心理,曾经有所缺憾的,需要百倍千倍的补偿给自己。


然而那些所谓“叛逆”,其实只是我选择了“自我”而已。


想到最后想到了梁博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,才为这几日的思考寻到个出路。


他说:“人生中很多事情,在你没做成的时候,你就是‘二百五’,因为你太狂妄。你的想法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。在你实现之前,说你‘二百五’一点问题都没有。但是如果你不想做‘二百五’,你既然选择这条路,你就做好了,不是说给别人看。”


放弃自我很痛苦,因为没有人能比你更爱自己。


2022.6.26 凌晨


评论(22)

热度(28)